2006年12月30日星期六

雪。

欢闹钟声早,开窗雪尚飘。
2006年,北京第一场像模像样的雪,纪念一下。

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转:数学幽默

From this blog.

1. 不禁想起《大话西游》里上吊的小妖:
2. 如此消解:

3. 难道不是这样“展开”吗?
4. 逻辑推理竟然失效:

2006年12月25日星期一

开题结束。

开题报告暂告一段落,前些天悬着的心也暂时安稳了些。
虽然结束,但并没有像之前预想的那样,会有狂欢、轻松的心情。
因为当下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目前也只是走出了长征第一步。
对于以后的研究路线,虽然有了些考虑,但并不清晰,还需要在“战斗”中摸索与审视。
不管怎么样,先看两集《越狱》再说。

2006年12月22日星期五

《云水谣》

四个人的等待,四个天使的纪念。
感动发生在陈秋水和金娣结婚的时候金娣的一番话,几乎落泪,一是因为金娣勇敢去爱、有情有义,二是因为这份幸福来得不容易。他们的结合使这部电影不那么让人遗憾。
总的来说,情节和画面都很清丽。只是看到大雨中陈秋水追着车跑、王碧云张着大嘴捶车窗的时候,觉得起鸡皮疙瘩,希望不会梦到琼瑶阿姨。

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

开题。

马上就要开题了,一个报告和一个PPT要写。
最重要的是思路还没有明确下来,虽然已经和两位导师、数位师兄聊过。
现在才深深领悟,有时侯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两三天的时间,一定要摒气凝神,全身心投入,边整理思路明确问题边组织文字。
过了这一关,放纵庆祝:吃串、喝酒、看《越狱》。

2006年12月16日星期六

天使走过人间。

在师兄桌上看到一本《读者文摘》精粹本-《天使走过人间》,看了看序言翻了翻目录。
很有温情的一本书,主题是爱在人间,每个人都可以是天使。也惹得我酸气上浮,如诗不成:
一次次
天使走过人间

娃娃吮着脚趾
挥舞着小手
咿咿呀呀地打着招呼

妈妈为儿子掖着被角
他跳跃在儿子的梦里
和甜甜的嘴角

他藏在女孩身后
散发着馨香 绚丽着翅膀
鼓动男孩握住女孩的手
绯红了女孩的面颊

秋叶满地的林间道上
他牵着晚风
护佑着老两口漫步

天使的微笑凝固在镜框中
人们挽留不住
天使走过了人间

2006年12月13日星期三

WPS implementation - PyWPS.

That's actually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WPS I've found out, which is heard of from ka-map-users mailing list.
PyWPS was started on May 2006, written in Python, based on GRASS. It allows users to publish their own geo-processes which should also be programmed in Python.
And, there's Ajax UI for PyWPS as well, Embrio & WUIW.

ACM-GIS 2006 Accepted Papers Related.

from ACM-GIS 2006

  •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Road Maps
Eliyahu Safra (Technion), Yaron Kanza (University of Toronto), Yehoshua Sagiv (The Hebrew University) & Yerach Doytsher (Technion)

  • Efficient GML-native Processors for Web-based GIS: Techniques and Tools
Chia-Hsin Huang, Tyhg-Ruey Chuang, Dong-Po Deng (Academia Sinica) & Hahn-Ming Le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toring and Querying GML in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
Fubao Zhu (Wuhan University), Jihong Guan (Tongji University) & Shuigeng Zhou (Fudan University)

  • Web Information Retrieval Based on User Operation on Digital Maps
Ryoko Hiramoto & Kazutoshi Sumiya (University of Hyogo)

  •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Continuous Queries over Streaming Satellite Data
Quinn Hart & Michael Gertz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Developing an interoperable GIS using the ISO 19100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ung-Gheel Jang &Tschangho Ki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A Peer-to-Peer Spatial Cloaking Algorithm for Anonymous Location-based Services
Chi-Yin Chow, Mohamed Mokbel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Xuan Liu (IBM Thomas J. Watson Res. Center)

  • Entity Resolution in Geo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Vivek Sehgal, Lise Getoo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 Peter Viechnicki (United States Board on Geographic Names, Betheseda)

  • Analyzing Theme, Space, and Time: An Ontology-based Approach
Matthew Perry, Farshad Hakimpour, Amit Sheth (University of Georgia)

2006年12月12日星期二

“后读博时代”

今天在朋友的MSN签名上看到“后读博时代”这个名词,不禁会意苦笑。
就像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解构,“后读博时代”无疑是对读博时代的抛弃。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者往往不是自称,而后读博时代却是一个博士同学自己提出来的,流露的是自我解嘲和无奈。
当读博还是一种“高尚”运动的时候,并没有“读博时代”名词的出现,而当读博被质疑的时候,无奈、郁闷、挣扎的博士们却用“后”字语法所涵盖的批判意义来总结自己的状态。就我自己而言,到现在为止,我仍然经不起两个问题的拷问:为什么读博?读博有什么用?
理想情况下,博士应当是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在某一个具体领域、某些研究点上做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创新,还有一个前提是要对所选研究方向有足够的兴趣。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首先,很多人是在博士期间才开始思考和学习研究思想与方法的;其次,确定研究方向其实是很多博士生的第一道难关;很多博士生的研究活动仅仅是穿插于大量项目开发中的“业余活动”,项目开发并不是没有价值,但理想状态下应当是服务于研究活动的;最后,又有多少博士生是由于对技术的喜爱和执着而读博的,又有多少能将最初的喜爱和执著坚持下来?现在大家谈论更多的是“高校已经饱和,读博士无可奈何”等类似的话题。
写了这么些,我自己还是不能回答那两个问题。还需要勇气,需要时间,需要调整,需要成功。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室友“脱贫”了。

室友“脱贫”了,沉浸在幸福的光环中,如沐春风。
自己突然感觉压力很大。
以前虽然也经常卧谈发牢骚,哀叹良缘难觅,但两个人都穷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压力,“哭穷”的牢骚反而成了无聊生活的调味品。
“脱贫”是我们年初就制定的共同目标,为此我们阅花览月、孜孜不倦,但是没写好“春天的故事”,唱砸了“夏日之神话”,错过了“秋天的童话”,始终见不到“绿光”闪现。
如今,“他不是一个人”,而我,还要继续守望遥远的“冬季恋歌”......

2006年12月7日星期四

《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

词:柳传志 张瑞敏 马云 牛根生
曲:王晓锋
唱:刘欢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心酸
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
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温暖我的人

2006年12月6日星期三

《赢在中国》.第一季度决赛

第一季度决赛结束了,“土狼” 周宇最终输给了温和的宋文明。
周宇学历不高,但直爽、强悍,感染力极强,有一股打不烂、拖不垮的气质,得到最多的观众认同,甚至很多评委也对他颇有青睐。宋文明相比而言是个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显着”不是那么有激情,但知识结构完整,性格平和、宽容。
在周宇貌似优势的情况下,数位选手和评委的发言,特别是周瑾,逐步分析出周宇脾气暴躁、知识结构不足影响发展的缺点和宋文明激情内敛、温和、宽容、知识潜力的优点。
最终张瑞敏和柳传志两位大评委根据与两位选手的交流和其他人的发言,选定宋文明获胜。
张老总对周宇“只可为将,不可为帅”的评语深得我心。如果让“土狼”赢了这次比赛,真要让人寒心了。气势不是喊出来的,激情不是砸出来的。
谁说书生无意气!

2006年12月5日星期二

高级操作系统考试结束。

讲义没有看完,就匆匆上了考场,嘴上说紧张,满屋子人还是嘻嘻哈哈。
开卷三个小时,翻讲义,瞟同桌,传试卷,除了没有直接问老师答案,大家能做的都做了。
当然还是尽量隐蔽,总要给老师一些面子。
夫子曰:考试不是目的。那就用这“宝贵”的三个小时把课上没有掌握的再温习一遍吧。

2006年12月3日星期日

质疑WFS。

Paul Ramsey是开源GIS软件的推动者,他领导的Refractions Research公司下辖PostGIS、uDig两个著名的开源GIS软件。
uDig的目标是以WMS、WFS、SLD为武器实现一个GIS胖客户端系统,“Desktop Internet GIS”,能够整合利用发布在Internet上的各种GIS服务,按照他的说法-在GIS领域其角色与Web浏览器等价(以HTTP、HTML、CSS、JavaScript为原料)。从uDig的screenshot可以看出,它是基于Eclipse平台实现的,支持WMS、WFS、SLD,并且有对GIS和Video整合的尝试。
可能是在uDig支持WFS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引发出一些思考,Paul Ramsey在其Blo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Can WFS really works”,质疑WFS。
他说虽然uDig已经基本实现了对WFS的支持,但其实现难度远比期望的高得多。原因主要有:要完成一个标准GML的解析器是非常困难的,(并注明uDig已经解决);各个服务发布的GML Schema与标准GML甚至与其最终生成的GML实例往往有差异,广泛应用的UMN Mapserver的WFS服务实现就是一个例子。
这些困难迫使客户端开发者处理很多异常现象,同时也使得软件错误率不断提高。而所有这些麻烦还都是在考虑要素编辑之前出现的。
我对WFS客户端实现的难度也有感触,但对Paul Ramsey在自己的软件uDig实现了WFS支持功能之后提出这些言论有这么几种猜测:一是uDig开发后的感言与展望,表达对WFS的忧虑;二是广告;三是希望造成一种舆论,给WFS服务实现者提一下醒,希望通过服务实现者的努力降低客户端的开发难度。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OpenDocument Format(ODF)

Now, ODF has been a ISO standard.
ISO/IEC 26300:2006 defines an XML schema for office applications and its semantics. The schema is suitable for office documents, including text documents, spreadsheets, charts and graphical documents like drawings or presentations, but is not restricted to these kinds of documents.
So, you can imagine that office documents will sooner or later be open in XML on the web. Openness and XML are absolutely the trends.
There have been some office applications online, there also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standard format, difficulty of dealing with binary content. ODF standard defines the schema, binary XML may be useful when encoding.

ODF specification was first proposed by OASIS.
OASIS (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 is a not-for-profit,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that drives the development, convergence, and adoption of e-business standards.

Interests in practice.

I've got a lot of faith in my professional field,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prospect of extensive use and research is beyond question.
Just think how much information is related to spatial location.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to be done, such as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ynamic phenomena modeling, various analysiss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etc.
But, that's all coarse and naive thoughts. To mesh with the present practices, each of the interesting ideas mentioned above will be decomposed into many unmeaning phased implementation and chickenshits. I'm almost swallowed up by trivial detail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Moveover, I have manifold interests in IT technology, programming language, operating system, electronic aids, web, robots, for instance. Under the pressure of gradu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however, I've no time to delve into them now.
Time and energy is limited, I have to focus on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at every stage.
Interests are always the targets of m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