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好像一下子退去了,天蓝了也高了,裹着直白的阳光和几缕白云。
似乎闻到了秋天的味道。
关于文章
在疯狂debug两个XPath引擎之后,往文章中塞了文字、图片若干。
记录、整理实验数据,为了减少重复的手工劳动,简单学、用了shell和perl,很是体会到了脚本语言的功用。
做实验时考虑到了一些Java程序性能测试方面的需求:比如,前一个测试运行后如果“污染”了系统环境——系统变得处理器迟钝、缓存导致IO频繁,将会影响后一个测试的结果;测试时,监控程序对目标程序运行性能会有影响,如果目标程序对资源需求特别大,不要说监控结果的准确与否,监控能不能正常进行都是个问题;还有,我希望能够只监控指定代码段的CPU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大小。
目前,我是用System.currentMilliseconds()和Log4j来记录程序的运行时间,用资源管理器和top来记录内存占用情况。试图做得更智能,于是检索到了介绍用JNI实现性能监控的资料[1][2],写了Java接口,搭建并走通了Java-C本地调用的开发环境,但是缺少在Linux下用C开发获取资源占用信息的经验,于是搁置。突然想到了YourKit Profiler,再检索profiler,于是HPROF[1][2]、JVMTI[1][2]、JIP等断断续续出现在面前......信息太多,回头再说!
上周内部邮件中有2封都是感叹灵图发展迅速的,本不想再发牢骚,但还是忍不住回信说说:写文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定下合理目标、专心、持续不停地做才可能做好事情!
文章拖得太久了,一方面因为缺少写作经验;一方面在题目范围内缺少积累,虽然写出来的不多,但相关内容的查找、学习、准备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另外,遇到难拱的“卡口”时的懈怠、懒散情绪也是一个原因。
关于项目
生来操心的命。
虽然文章进度缓慢,不再打算插手乱糟糟一堆堆的项目,但看到几个关联项目没有人把握进度,几个开发人员胡乱碰头,还是忍不住找师兄分析情况、解决问题。师兄是技术牛人,但忽视项目管理的作用,也把项目管理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看得太简单了。
关于工作
在CSDN上看到胡伟武的采访,说道知识分子的最大运气是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关联在一起。想到了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龙芯课题组,想到了李所长时时提醒以国家科技发展为目标考虑科研立项,也想到了电视《士兵突击》上一句台词:“信念这玩意儿,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哦对,还有骑车在路上的sharp9。同时又想到这些言论在当前无厘头盛行的形势下似乎不合时宜,看看水木“博士求职”版面的凄凄惨惨,看看人们对博士的冷嘲热讽......
事情的发生总是有它的理由,宏观环境、微观现象、外界影响、主观思想,太多的因子。不做评论,先尽量做好自己吧。
考虑了很多工作去向相关的事情,想要什么,特长、缺点是什么,已经具备的素质、技能有哪些。一次上茅房的时候似乎打定了主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